更新日期:2012/3/22 上午 11:35:58
【骨骼保健】

吃對補對,八大族群看過來

青少年、上班族、更年期、銀髮族…八大族群怎麼吃?才能營養均衡,補得對!
作者 / 楊心怡
康健第 147 期
 
青少年、上班族、更年期、銀髮族……,飲食不均衡、種類不夠多元,是所有族群的通病。
 
青少女(14歲)
BMI:20.58 (正常範圍 17.6~22.7)
身高162cm 體重54kg
● 面臨升學壓力,運動量不足,加上爸媽都有工作,放學後要補習,飲食狀況與外食族相似,早餐是家裡準備簡單的麵包配熱可可,偶爾會喝牛奶,甚至週末可能起得晚就跳過,中餐吃學校的營養午餐,晚餐不是調理包就是微波食物,或在外面餐廳解決,還有吃點心、宵夜的習慣。
● 只有營養午餐會攝取到蔬菜,但加起來不到半碗。
 
■馬偕醫院營養師趙強的建議:
1.孩子還在發育階段,營養素的均衡度很重要,尤其要注意蔬果類食物。很多孩子因攝取不足,容易有便秘的問題。而且如果蔬果吃得足夠,當中的植化物也能幫助改善孩子的過敏症狀。加上很多國、高中的青少年面臨升學壓力,也應該要多攝食。要提醒的是,最好還是多從天然食物攝取,少吃半成品、速食。
2.因為正值發育成長階段,是累積骨鈣的重要時間點,鈣質與蛋白質的攝取都得足夠才行。建議還是要適度補充牛奶,或是優格、優酪乳、起司等乳製品。如果怕胖,可以選擇低脂的來攝取。很多女生在這時期會開始注意身材,怕胖就不吃肉、節食,營養師提醒,愈早開始節食愈容易長不高。
3.最好還能維持運動習慣。一方面強健鈣質,也比較不容易疲倦。尤其是戶外運動,順便還能曬太陽,補充維生素D。
 
■營養補充品:
1.綜合維他命:站在補充微量元素的角度,會建議補充綜合維他命,因為蔬果吃不夠,就欠缺重要的輔助因子--礦物質,即使熱量、蛋白質足夠,還是會影響活力、精神的表現。
2.魚油:如果孩子有過敏問題,是可以補充魚油來改善症狀。也有研究發現,魚油有助智力發展。
 
青少男(17歲)
BMI:25.2 (正常範圍 19.0~23.6)
身高163cm 體重67kg
● 早餐沒有喝牛奶,都是糙米漿或現榨果汁,搭配蔥油餅、培根、薯餅等。
● 有攝取蔬果,但一天約1~2份(一份約一個拳頭大小),偏愛吃白菜、高麗菜等淺色蔬菜。
● 有時放學回家路上會買奶茶等飲料當點心。
● 高三面臨升學壓力,一天上課、念書時間將近10小時。另一方面男生的活動量也大,偶爾會在學校打球、運動,能量消耗多。
 
■台安醫院預防醫學中心營養師余依晏的建議:
1.少吃油脂、熱量高的食物如培根、薯餅等,以控制體重,目前超重了些。並且要多吃些對長高有幫助的食物,例如一天攝取兩份乳製品,不妨把含糖飲料改成牛奶,或是像奶茶改成鮮奶茶,蔥油餅改成起司蛋餅或起司蛋三明治,不會太油,又增加蛋白質和鈣質攝取,甚至早餐可以吃原味優格配些水果,順便增加水果的量。
2.含碘食物如海帶、紫菜、海鮮類,一週可吃1~2次,跟甲狀腺機能有關,也會影響新陳代謝,同樣有助長高。
3.蔬果部份種類要再多元,還要增加水果的量。水果方面,男生一天應吃到三個拳頭的水果。蔬菜部份則應多吃深綠色、橘紅色類,因為這時期孩子念書常用眼,攝取這些對眼睛也有幫助。
4.建議也可多吃海鮮以補充鋅,幫助提升活力,或是黃豆類、毛豆等富含卵磷脂的食物也可補充,一天有一道即可,幫助健腦。
 
■營養補充品:
青春期由於熱量需求很大,最好能從天然食物補充能量,而不是靠綜合維他命或其他補充品;倒是在開始養成吃乳製品習慣之前,可以先吃鈣片來補充,一天攝取約500毫克。
 
 
 
上班族男性(32歲)
BMI:23.5 (正常範圍 18.5~23.9)
身高175cm 體重72kg
● 最近剛獲得升遷,業績壓力不小,常要騎著摩托車拜訪客戶,不然就是忙專案忙到很晚,以致飲食時間不固定;偶爾需要喝酒應酬。
● 早餐多半是買早餐店的三明治與紅茶到公司吃,沒有喝到牛奶。
● 主食份量有控制,每餐只吃一碗,但多為白飯、麵條等精緻澱粉類。
● 中午多半在公司的自助餐廳解決,挑選肉類較多,例如火腿、焢肉、肉羹等,不太吃菜,晚餐則常以關東煮、滷味果腹。
 
■台安醫院預防醫學中心營養師余依晏的建議:
1.工作壓力大,常忙到很晚,會比較需要維生素B、C的補充。建議可先將精緻白米的其中一半替換成全麥、糙米等全穀類,以補充B群維生素。並且適度吃水果補充維生素C,像橘子、芭樂、香蕉等,都算方便攜帶和處理。如果有抽菸的上班族,就更需要藉新鮮蔬果補充維生素C。
2.常在外奔波的上班族,尤其是騎摩托車,容易吸入廢氣,因此抗氧化劑的補充要足夠,也就是蔬果的攝取得再增加,先從水果開始增加,因為水果沒有經過烹調,維生素量較多且完整。
3.常要喝酒應酬的上班族也要多補充B群,另外還要注意熱量控制,直接用酒代替正餐是不健康的方式。健康的喝酒量,男生一天上限是240cc紅酒,或720cc啤酒,烈酒只能80cc,女生則都要減半。
4.鈣的攝取也不太夠,一天不到500毫克。可在各餐多注意攝取帶骨魚類如丁香魚、小魚乾,或海帶、紫菜、深綠色蔬菜如芥蘭菜,芝麻也不錯,早餐也建議吃些乳製品,或用五穀粉泡成飲料與牛奶輪流替換。
5.常用腦的上班族,要維持思緒清晰與專注力,就得持續補充優質蛋白質,要少吃加工肉品。
建議可將早餐的紅茶換成豆漿,或是加些鮮奶變成鮮奶茶。如果早餐店沒有豆漿的選擇,不妨買些奶粉或大豆蛋白粉,帶去公司泡,一方面也可取代下午常喝的含糖飲料。其他像蛋、魚、瘦肉、豆腐等也都是不錯的蛋白質來源,可以適度搭配。
6.對上班族男性而言,B群及礦物質鋅都是需要量較大的營養素。鋅能參與身體代謝、循環的機制,男生活動量大、代謝也較快,因此需求量會比女生來得多。可以從新鮮的海鮮類食物或瘦肉當中攝取。
 
■營養補充品:
1.建議可補充些含B群、C及鋅的補充品,不管是分開補充或尋找複方的補充品都可以。若是發現自己容易疲勞,或肝功能不好,可適量增加;不過要注意營養標示,%DV值(營養素含量佔每日建議量的百分比 )最好在50~200之間是比較恰當的。
2.可以再適時補充500毫克鈣片。
 
上班族女性(31歲)
BMI:20.9 (正常範圍 18.5~23.9)
身高164cm 體重:55kg
● 早餐吃得很隨便,只是罐裝的花生仁湯或熱桔茶、咖啡就打發。沒有喝牛奶或攝食乳製品的習慣。
● 常坐辦公室,中午也就隨便買,有時會選擇蔬菜較多的素食潤餅。晚餐吃得較豐富、多元,蔬菜、肉類、水果都會吃一點。
● 愛喝飲料,下午會在辦公室泡茶,晚餐會喝一杯蘋果西打或鋁箔包的茉莉蜜茶。晚上偶爾會買糖炒栗子當宵夜。
● 長時間盯著電腦,又配戴隱形眼鏡,眼睛很容易疲累。
 
■馬偕醫院營養師趙強的建議:
1.要注意糖分及熱量的攝取。最好能戒掉飲料、宵夜,或是將飲料或宵夜換成乳製品以增加鈣質攝取。
2.早餐要再吃得豐富一點,可以牛奶、豆漿替換,再吃點麵包、饅頭、麥片等,要同時有蛋白質及碳水化合物。
3.很多外食族容易忽略水果。不妨帶些方便攜帶、處理的水果如橘子、芭樂、香蕉等,在中餐時補充。
4.上班族常有用眼過度的困擾,可以多吃些深綠色蔬菜或像黃玉米等黃色蔬果,都含有葉黃素。不過要確保身體更有效吸收、利用,可以搭配些綠色蔬菜、紅蘿蔔、及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,效果可再加乘。
 
■營養補充品:
1.魚油:有助於視網膜和血管的保健。魚油富含不飽和脂肪酸DHA、EPA,特別是人體無法自行合成的DHA,是對大腦和眼睛有益的油脂,有助於腦力與視力的保健。
2.葉黃素:葉黃素的補充還得要「帶保鑣」,也就是必須跟其他抗氧化劑如β-胡蘿蔔素或維生素C一起補充。因為葉黃素在消化吸收、運送到水晶體、黃斑部的過程中,容易受到自由基攻擊而損耗,如果有維生素C、β-胡蘿蔔素等抗氧化劑當它的保鑣,保留下來的就愈多,也就愈能發揮功效。
3.鋅:嚴格說來,針對上班族眼睛疲勞的問題,最好也要補充鋅。因為鋅也參與了抗氧化酵素系統的作用。有些研究還發現,缺乏鋅可能導致黃斑部退化。
 
產後
上班族婦女(36歲)
BMI:24.9
身高157cm 體重62kg
● 很想趕快恢復懷孕前的身材,因此食量有控制,吃得較少。
● 早餐偶爾會喝鮮奶,或用鮮奶泡熱可可當下午茶,但其他乳製品很少攝取。
● 奶水較少,哺乳不是很順利。
● 剛生產完有水腫困擾。
 
■台安醫院預防醫學中心營養師余依晏的建議:
1.產後婦女其實不用太急著要恢復體重,因為有在哺餵母乳,一定要攝取足夠熱量,甚至要比生小孩前再多500卡。依這位媽媽的年齡、身高、體重和哺乳的狀況來估算需求,熱量應達到2200卡,但她目前只吃到1400卡而已,尤其澱粉類攝取不夠。因此,五穀根莖類的主食攝取應增加,建議每餐飯量應達到一碗,或是用五穀粉當點心,來增加澱粉類。另外,也要多吃些湯湯水水的食物,例如魚湯、黑麥汁等,有助增加乳汁的分泌。
2.產後婦女也非常需要鈣、鐵的攝取,其實從懷孕中期開始,就建議養成吃乳製品的習慣,補充鈣質。另方面也要多吃些紅肉瘦肉、鴨血、或深色葉菜類如紅鳳菜來攝取鐵質。
3.有水腫困擾就要注意鈉的攝取,口味要儘量偏淡,並避免加工肉品。例如其中一餐吃到的蓮藕蓮子排骨湯,不需要太多鹽巴就會有自然鮮味,就是不錯的選擇。另外就是增加活動量,藉由改善循環和多排汗來改善水腫症狀。
 
■營養補充品:
如果之前有吃專門給孕婦用的補充品,可以繼續吃,不過因為其中鐵含量為60毫克,哺乳期需要的鐵含量為45毫克,建議兩天吃一顆即可。
 
純素食
上班族婦女(40歲)
BMI:17.1
身高162cm 體重45kg
● 五穀雜糧為主食,較少精緻澱粉類。但吃得很簡單、份量少。熱量攝取一天可能不到1400卡。
● 每天都設法攝取到10餘種不同食物,甚至是不同顏色蔬果,但變化性不大,常連續幾天早餐都吃一樣的組合,一碗燕麥加黑豆,及雜糧麵包。蛋白質一天攝取約3~4份,水果攝取1~2份。
● 自己會補充B群及鈣片。
 
■馬偕醫院營養師趙強的建議:
1.她的實際熱量需求是1732卡,每餐飯量至少要吃到八分滿,但她並沒有做到。這樣將無法維持肌肉質量,很容易體力不足、撐不久。太瘦的女性同時也是骨質疏鬆的高危險群。
2.以BMI值為22的體重標準來估算,蛋白質類食物攝取明顯不足,每日應攝取5.5~6份才夠。素食者可從黃豆製品來增加優質蛋白質的攝取,例如豆漿、豆花、豆腐等,補充蛋白質及鈣質外,還有牛奶所沒有的植物性雌激素。 
3.建議增加各式各樣的核果類,補充能量外,也吃進蛋白質、礦物質、微量元素,雖然吸收率沒那麼好,但當身體缺乏這些元素時,自然會調整提高吸收率。可以當正餐之間的點心或在早餐中加入,一次約一把的量。
4.因為不吃乳製品,可能發生鈣質嚴重缺乏的問題。黑芝麻可適度多吃,補充鈣與鐵。深綠色蔬菜也是素食者補鈣的另一來源,它還能另外增加鐵、鋅、鎂等微量元素的攝取。不過吸收效果當然就不如乳製品來得好。
 
■營養補充品:
1.光補充B群及鈣片是不夠的。就飲食狀況看來,許多微量元素一定會缺乏,如鐵、鋅、鎂、鈣等,一定得補充綜合維他命。
2.另外也可以補充酵母類的補充品,彌補蛋白質、B群、礦物質的不足。
 
更年期婦女(55歲)
BMI:24.5
身高154cm 體重58kg
● 有熱潮紅的症狀,晚上睡不好,但症狀不會太嚴重。
● 早餐有時會吃一盤鐵板麵配紅茶,不然就是早餐店的套餐或肉羹麵。中餐通常會吃2份蔬菜配一碗白飯,但晚餐常是簡單的湯或沙威瑪就解決。週末偶爾會吃些點心及油炸食物。
● 水果攝取很少,一天只有半顆~一顆。
 
■台安醫院預防醫學中心營養師余依晏的建議:
1.因為高油、高糖的飲食習慣,加上更年期新陳代謝下降、荷爾蒙的變化,腰腹部位容易囤積脂肪,建議一餐中可以兩道少油、兩道不用油的烹調法,如蒸、煮來調配,尤其高糖分的零食點心要忌口。晚餐也要注意,不是吃得簡單就好,應該要控制熱量,不是控制吃的份量。
2.飲食不均衡,蔬果攝取不夠,平均只有2份左右,要抵抗更年期症狀,需要較多的植物性營養素維持身體機能,因此蔬果攝取很重要。可從達到5份為目標開始努力,再慢慢提高為7份。
3.蔬果不夠,纖維質就容易不足,會增加三高的風險。標準值為一天25~35克的纖維才算足夠。建議還可以將澱粉類的一半換成全穀類,或多吃些豆類如毛豆、豌豆,或黃豆製品如豆漿,都屬於高纖食品。
4.蔬果種類也要注意彩虹原則,各種顏色蔬果都希望能吃到。目前較少吃到橘紅色或黑色食物,可多吃如番茄、甜椒、紅蘿蔔、木瓜、橘子等,或是海帶、紫菜,橘紅色蔬果富含β-胡蘿蔔素及維生素A,也可幫助這階段會碰到的眼睛退化、老化問題。
5.要控制體重,還可以再將運動量增加到一天1小時來維持。
 
■營養補充品:
綜合維他命可以適度補充。不過因綜合維他命裡的鈣質通常只有250毫克,更年期婦女的鈣質需求更高,要到1200~1500毫克,因此可再補充鈣片;如果較少出門運動的更年期婦女,可考慮服用有添加維生素D的鈣片。
 
 
 
 
銀髮族(86歲)
BMI:16.9
身高152cm 體重39kg
● 早餐有喝牛奶與補體素,還會加少量的杏仁粉及燕麥片。
● 牙齒不好,還有些腸胃道問題,因此主食多半為稀飯。每餐都會有肉、蛋、豆腐、蔬菜,但每道菜大約只吃20~30克,一餐無法吃超過300克。
● 有高血壓疾病,但身體活動力還算不錯,每天會到戶外散步,曬曬太陽,生活也還能自理。
 
■馬偕醫院營養師趙強的建議:
1.飲食均衡度還算不錯,但份量不夠。尤其是如果能補充足夠的蛋白質,可增強體力。阿嬤應該一天要攝取6份蛋白質類的食物,但目前只看到有在喝牛奶與補體素,其他食物來源份量太少,一天約只有2份。
如果擔心阿嬤胃口不大,不易吃到足夠份量,不妨試著在餐間多喝半杯補體素,或其他口服營養品來當點心補充蛋白質。
2.主食多為稀飯,容易造成熱量不夠,建議添加麥芽糊精來增加熱量攝取,可以加在牛奶或每餐稀飯中;若三餐都加1~2湯匙,一天下來就可增加約110~220卡的熱量。也可吃些核果類,來增加熱量、蛋白質,甚至鎂等微量元素。
3.考量到阿嬤的高血壓,建議優先以白肉如魚肉、雞肉,或豆腐為主要選擇。紅肉還是需要攝取,可以斟酌搭配,例如兩天吃一次就好。
提供一個紅肉的做法:選擇里肌肉的絞肉,一邊抓的過程中一邊加水,再混進一些洋蔥、紅蘿蔔、弄碎的醬瓜、破布子,做成肉餅放進電鍋蒸,對牙口不好的老年人是不錯的食譜。
4.不用完全限制紅肉、滷蛋的攝取,因膽固醇對銀髮族而言也是營養不良的重要指標之一。很多人會怕紅肉、五花肉或滷蛋所含的膽固醇,但已有研究證實,70歲的銀髮族,體重不重或略胖(理想體重的1.1~1.15倍都算可接受範圍內,不算太胖),膽固醇略為偏高,平均餘命最長;因為代表他們能吃到足夠的食物,活動力也不會太差。
5.很多老人家也會怕吃海鮮,但事實上,鋅的補充對銀髮族的體力維持很有幫助。像花枝、蝦、牡蠣等都可以吃,前提是血膽固醇不超過240以上,而且要算成肉的份量,適當攝取。
 
■營養補充品:
老人家如果有咀嚼不好、食物攝取不多的問題,建議可以綜合維他命來補充。不過趙強也提醒,最好不要混搭各種保健食品,儘量選擇同一公司品牌,避免有過量的疑慮,尤其超過3種一定要跟營養師討論。
大部分的台灣女性只攝取50% 每日所需的鈣質

Terms & Conditions | Privacy Policy© Copyright Fonterra 201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