骨質密度下降,你覺得是老年人才需要擔心的嗎?事實上,35歲開始,骨質以每年平均0.5% ~ 1%的速度流失,女性在更年期後流失的速度更快。有人說要補鈣才能存骨鈣,也有人說葡萄糖胺對於環節保養很重要,到底要補鈣還是補葡萄糖胺呢?兩者究竟有何差別?
鈣和葡萄糖胺分別對身體有什麼重要性?

(圖說) 媽媽族群骨骼環節保養,補鈣和補充葡萄糖胺都很重要。
鈣是人體中重要的礦物質,人體有許多機能需要鈣質介入才能作用,不論是骨骼形成、肌肉收縮、神經運動等,而其中骨骼是人體鈣元素最多的地方,骨質密度高低和鈣質息息相關。然而隨著我們年紀增長,鈣質流失的速度會越來越快。尤其女性在懷孕時,除了母體本身,也須提供胎兒生長發育所需的鈣質,所以很多懷孕後的媽媽也會特別注意缺鈣和補鈣的問題。
葡萄糖胺則是提供環節組織營養的重要成分,只是一樣隨著年齡增長,葡萄糖胺合成的速度無法趕上分解的速度,體內會逐漸缺乏。
補鈣和補葡萄糖胺分別要吃什麼食物?
成年人每天約需補鈣1000毫克,但根據衛福部國民健康署調查,國內31~50歲婦女平均每日鈣攝取量僅480毫克左右,嚴重不足。許多食物含有鈣質,但除了牛奶外,通常鈣含量不高。
每1毫升的牛奶鈣含量約1毫克,因此每100毫升牛奶約有100毫克鈣質,至於高鈣奶粉通常含有2倍鈣,每100毫升鈣含量可達200毫克以上,是補鈣的推薦選項。此外,蔬菜類如黃豆、菠菜、小白菜等,豆製品如豆干、豆腐,以及堅果類如芝麻等,雖鈣含量不如乳製品多,但也可做為牛奶之外的補鈣食物均衡攝取。
葡萄糖胺則多來自蝦子、螃蟹等甲殼類動物的殼。如果想要同時補鈣與葡萄糖胺,市面上也有專為骨骼環節保養設計的高鈣奶粉,特別添加葡萄糖胺幫助行動靈活,以及5大骨骼營養素:鈣質、維生素D3、鎂、蛋白質、菊苣纖維,讓身體一次有效吸收所有營養素,維持身體行動力。
35歲開始,若不注意關鍵環節和骨質密度,等於是向未來預支健康,媽媽族群就從現在開始保養!